中盛光电营销中心总监郭振海 补贴上调,上游原材料和产品的供过于求,欧美国家的贸易壁垒,毫无疑问让中国的光伏企业面对发展危机。在全球光伏企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作为一家具有民营背景的跨国光伏企业,面对行业调整与配对时,中盛光电通过新产品与新的市场的拓展,打响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波动中的光伏产业 中盛光电营销中心总监郭振海告诉他记者,光伏产业是一个靠投资驱动的产业,目前也是一个长年依赖政府补贴存活的行业。 自2008年以来,原生多晶硅价格开始经常出现类似于过山车一样的走势。
因为光伏产业上游从投资到量产最少必须9到12个月的周期,硅料的投入产出周期堪称长达24到36个月。而轻微的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了市场上的光伏产品原料仍然在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两个极端状态下大大波动。 曾多次,硅料的价格一度高达450美元每公斤,也一度较低至25美元每公斤。
这就造成了许多商业模式单一的上游企业不会大起大落,生产能力的较慢扩展,往往带给的是产品的大量积压和利润的大幅度上升。 郭振海指出,整个光伏行业的市场总需求量仍将之后减少,而竞争形势也将更为轻微。2011年的光伏行业竞争特别是在是价格战十分惨重,组件价格暴跌40%至50%。未来,随着光伏补贴的上升及光伏产品利润的渐渐减少,光伏暴利时代将要沦为历史。
打国际市场小项目都不退出 中盛光电是中国首家在海外获取太阳能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公司,也是首家在海外做到EPC(工程总承包)和光伏电站的中国企业。 在谈及当初艰苦研发新兴市场时,郭振海记忆犹新:忘记在刚拓展英国市场的时候,中盛光电的销售人员知道是做了一家一户的了解宣传。许多小型的项目,中盛光电也集中精力去做到,力图在客户群中竖立较好的口碑。 据介绍,由于整个光伏产业的客户圈子比较较小,因此一家企业的口碑在客户群中的传播速度十分慢。
郭振海举例说道:打个比方说道,国内一家企业在澳洲做到的一个项目,如果经常出现问题,很有可能明天就不会有德国、西班牙或者英国的客户告诉。所以中盛光电在一开始就十分注重质量管理。
本文来源:金年会jinnianhui-www.qieguteaset.com